跳到主要内容

选题介绍

引言

人们基本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、视频平台获取信息。当你点开一个帖子/视频,算法就能立刻知道你喜欢什么。再刷新几次,你的首页就成了“你的世界”。比如各种 app 的 “猜你喜欢”、“为你推荐” 界面,省去了主动寻找信息的过程,给人们一种被理解、被满足的体验。

问题

但这其中有一种矛盾: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越强,我们好像越被限制。算法在后台记录我们的偏好、判断我们的兴趣、并用数据 “预测” 我们的下一次选择。我们不是在丰富的推荐列表选择,而是在被算法所选择。这种不靠强迫、反而让人心甘情愿的控制,被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《精神政治学》中称为 “温柔控制”。

分析

我研究的是这种 “温柔控制” 在网络层面的运行机制。

在技术层面,算法的本质是 “拟合”,这是一种对用户的驯服。

在资本层面,流量至上的原则使得用户在内容与广告中被动停留。

在心理层面,人们对算法带来的快感形成依赖。

意义

这项研究并不是为了批判算法,而是重新理解网络时代的自由。让大家在享受推荐算法便利的同时,也能保持一些 “反算法的清醒”。

参考书籍

[1] [德]韩炳哲:《精神政治学》,中信出版集团,2019年。

[2] [德]韩炳哲:《透明社会》,中信出版集团,2019年。

[3] [法]米歇尔·福柯:《规训与惩罚:监狱的诞生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6年。

[4] [美]约翰·费斯克:《理解大众文化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01年。

[5] [美]尼尔·波兹曼:《娱乐至死・童年的消逝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・理想国,2011年。

[6] [加拿大]马歇尔·麦克卢汉:《理解媒介: 论人的延伸(增订评注本》,译林出版社,2011年。